(資料圖片)
核心觀點:
業績高增符合預期,彰顯公司龍頭地位。公司公布2022 年年報,全年實現營收1424.23 億元,同比+119.7%,歸母凈利257.26 億元,同比+217.3%;其中22Q4 實現營收403.38 億元,同/環比+122.5%/-3.4%,歸母凈利39.96 億元,同/環比+84.6%/-58.0%;23Q1 實現營收332.45億元,同/環比+34.7%/-17.6%,歸母凈利86.01 億元,同/環比+65.6%/+115.2%,業績高增主要系公司提前擴產硅料。
硅料龍頭提前擴產享受緊缺紅利,不畏周期堅定擴產步伐。公司22 年硅料出貨量25.68 萬噸,同比+138.4%,高盈利下公司已陸續收回所有在產產能投資成本;目前公司硅料產能超26 萬噸,隨著永祥能源科技一期12 萬噸產能于23Q3 投產,23 年底產能將超38 萬噸,目標出貨量30 萬噸以上;此外,公司發布160 億元定增項目,規劃新增40萬噸產能,以滿足下游強勁需求。
把握N 型電池變革契機,加速延伸切入組件環節。公司22 年電池片出貨量47.98GW,同比+37.4%,目前產能超70GW,眉山9GWTOPCon 項目已滿產運行,轉換效率達25.5%,疊加SE 技術后將達到25.7%,彭山三期16GW TOPCon 項目將于23 年H2 投產,預計23 年底電池產能達80-100GW;公司加速布局組件業務,22 年銷量達7.94GW,同比+ 226.1%,出貨量全球前十,目前組件產能14GW,預計23 年底達80GW,各業務齊頭并進、協同發展,成為N 型時代一體化新龍頭。
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。預計公司23-25 年歸母凈利潤239/235/231 億元,給予23 年14 倍PE 估值,對應74.48 元/股,維持“買入”評級。
風險提示。產業鏈穩定性及產業政策調整風險,市場競爭加劇,光伏行業技術迭代風險等。